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常识

香供养 | 香为佛使 遍请十方

来源:上虞通泽寺

2025-03-15

香传法界,通气养神。上香在佛教中,是最普遍的行仪。在寺院中,僧众早晚上殿都要上香。在家的佛弟子们到了寺院也要上香礼佛。

 

3d12e5ce3084c5e5128c94fa3c46f78e.png

 

五香智慧

 

上香,乃是表示愿意摄心生信,誓言降伏自己的烦恼,依着佛陀所教授的正道寻求究竟解脱的表现。

 

佛教中所说的五香分别是:

 

01 戒香

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

 

02 定香

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

 

03 智慧香

慧由定发,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方能有所成就。

 

8efe2c0837a9efb955f65a0c86f36b95.png

 

04 解脱香

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着,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

 

05 知见香

有智慧的人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想见解,所做所为正确,就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


香为佛使 殊胜戒香

 

《贤愚经》卷六载,佛陀住在祗园时,有长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备礼请佛陀。

 

他手持香炉,遥望祗园,以梵香礼敬。香烟袅袅,飘往祗园,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

 

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香”是弟子把信心通达于佛的媒介,故经上称“香为佛使”。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ae8a378dad7219d60b7e4f76cb6ce9f5.png

 

《佛说戒德香经》中讲到,阿难尊者想:世间的花香、枝香、根香会随风飘散,有没有一种香,不会被风吹散?

 

于是阿难尊者就去问佛陀,佛陀开示道:奉行十善敬事三宝。孝顺仁慈道德恩义不失礼节。是香名曰随风逆风靡不周。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赖。

 

行持善法,行持十善业,对三宝有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做个人格良善的人,这是真正的香。顺风也好、逆风也好,整个大千世界靡不周遍,这种香可遍满整个虚空界,是真正的供养。

 

cbba4b5d7111c8995cf470c0a1264080.png

 

佛陀宣说偈颂曰:“正士名丈夫。普熏于十方。木蜜及栴檀。青莲诸雨香。一切此众香。戒香最无上。”

 

《六祖坛经》中也提到“戒定真香”,以此提醒我们以戒定慧、解脱和解脱之见来摄持,上供十方诸佛,下施六道众生。

 

b813279fae2340ae63397234c98128d3.png

 

以后再观香盘上的“戒定真香”时,我们应提醒自己,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真正最殊胜的供佛之香。

 

如何供香

 

上香供养最重要的是虔诚与恭敬,一般三支清香即可。上香时,要发清净心。

 

0ceefdb086ee44c3a83b9081d412594d.png

 

在上香供养时,心里可以这样默祷。

 

供养第一支香时说:

此一瓣香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供养第二支香时说:

此一瓣香供养父母师长;

 

供养第三支香时说:

此一瓣香供养一切众生。

 

由此可知,以香供养,不仅是对三宝的敬奉,同样也是对累世累代的父母师长的供养,乃至那些在生死轮回中不懈奔忙的众生,亦常以香供养。这一行为同时也彰显了众生佛性平等的深刻精神。

 

a3a12286a3605934cbe39880daafe68a.png

 

或也可以做其他的观想,比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

 

亦可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

 

无论做哪一种观想,上香时都要诚心,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染污。

Alternat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