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常识

重阳节至丨学佛如何孝亲 ?

来源:上虞通泽寺

2024-10-11

重阳佳节·简介

 

b29ceb324f246dd4e053926659b0f133.jpeg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求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教同样特别注重关爱老人、报父母恩,讲究行孝。重阳佳节,让我们一起学佛孝亲,回报父母恩重。

 

佛教里认为孝道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一种是出世间的孝。佛经当中就记载了,许多感人至深有关孝道的故事。

 

地藏王菩萨救母

 

2f99f2888a86cd5086b93ec7d3d18f09.jpeg

 

地藏王菩萨在过去生中为婆罗门女,因其母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亲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

 

释迦牟尼佛报答亲恩

 

a6222a4850f6c7d502027e2a05ee0c78.jpeg

 

佛陀成佛以后,先度他的父亲净饭王。唯恐父王对佛法不信仰,佛陀便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示现种种庄严供养,以折服人间因王富贵之俗念,使净饭王安心皈依三宝。佛陀又以般若圣智,阐明世间苦、空、无常的至理。

 

最后劝导父王和一切释姓王族,均修行佛法。净饭王立时得法眼净,并且证果位者甚多。

 

佛陀为报答母亲恩,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摩耶夫人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佛门中也把此经称为孝经。

 

目犍连尊者孝亲报恩

 

a832893da85e4a58150df687fec568f7.jpeg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用天眼观察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

 

目犍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母亲手中,即化为灰烬。

 

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

 

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学佛孝亲

 

重阳节不妨学佛孝亲。一般我们诵经圆满,都会念一段回向文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其中的四恩指的就是:

 

一、父母养育恩;
二、师长教导恩;
三、国主水土恩;
四、众生护助恩。

 

在四恩中亦以父母恩为首位。报恩,尤其是报父母恩的思想,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精神。

 

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双亲。

 

d5eaa01fcbb52a10ae322c56bb996940.jpeg

 

因此行孝是最基本的学佛,学佛是最好的行孝,学佛与孝顺就顺理成章地融为一体。父母是我们形体生命之本,是我们感得人身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得到人身,应当感念父母的恩德。

 

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做到敬奉师长及长辈。值此敬老爱老的重阳佳节,请记得以佛教的方式来孝亲。

 

祈愿天下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灾退福临,福寿康宁!

Alternat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