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常识

佛教常识丨你知道佛教教旗是谁设计吗?

来源:通泽寺

2024-09-21

可能会让今天的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佛教教旗的设计者既不是一位比丘,也不是一位比丘尼,甚至都不是一位东方人,而是一位美国的陆军上校军官,他的名字叫亨利·斯蒂尔·奥尔科特(1832~1907)Colonel Henry Stell Olcott)。


上校与佛教的因缘


亨利·斯蒂尔·奥尔科特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橘城,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时,研究的是哲学,那时他就开始对佛教思想产生了兴趣。十九世纪的锡兰(今斯里兰卡),佛教受基督教传教的压制日渐衰败,很多佛教徒甚至不敢公开自己的佛教徒身份。



在公元1860年至1870年的十年间,有一群比丘开始尝试改变这种现状,他们设立印务所,印刷各种佛教宣传小册子,向人民宣说佛教的教义以及佛教受到的迫害。他们建立佛教学校,帮助佛教徒的子弟进入学校学习,并鼓励佛教徒保护佛教。


有一位勇敢杰出的比丘(上座部佛教也有记载说是沙弥)瞿那难陀(Mahotti Vatte Gunananda),举行佛教与基督教的公开辩论,说明两教教义的差别和优劣,让民众了解佛教的思想。这种公开的辩论,从1866年持续到1873年,期间一共隆重举行了五次。最后一次,在巴那都罗(Panadura)辩论两教的善恶,羯那难陀雄辩的言词,彻底击败了基督教徒。这次辩论大大振奋了锡兰民众对佛教的信心。



辩论结束后,羯那难陀比丘将辩论讲词翻译成英文,印刷成册并寄到欧美各地广泛宣传。这份辩论讲词被当时已经成为上校和他的妻子读到,夫妇二人非常受感动,并在1880年决定到锡兰研究佛教,帮助锡兰佛教界重振佛教。


他们首先在科伦坡成立了“佛教灵智学会”(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宗教间的和平友好,及保卫宗教不受压迫。学会先后开办了很多学校,教授英语和僧伽罗语,让佛教徒的子弟就读。



奥尔科特上校为振兴锡兰佛教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锡兰民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他积极募集资金,创办佛教基金,出版僧伽罗语的佛教杂志《Sarasavisan-derasa》和英文佛教杂志《佛教徒》(The Buddhist)。1885年,奥尔科特上校购买地皮开始修建大厦,并成立了学校,这就是今天科伦坡著名的“阿难陀学院”。


奥尔科特上校一生著有30多本论著,著名的有《佛教问答》、《佛陀的传略和遗训》、《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等。为了在印度本土复兴佛教,1886年他又在印度的阿德亚尔市(Adyar),创办了“阿德亚尔图书馆”,里面除了存放他本人所著及大量巴利文佛教书籍外,还有来自中、日、泰等国的佛教经典,这对印度近代佛教复兴和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佛教教旗


佛教教旗是奥尔科特上校在1885年设计的。他受佛陀成道时所放射的光明启发,选用了几种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含义:


蓝色:代表慈悲,和平。


黄色:中道了义,离於空有,究竟彻底。


红色:成就福慧,庄严吉祥。清净解脱,法尔如是。


橙色:佛法的本质,是从智慧庄严而成。


【注:在缅甸为浅粉红】


综合前五色:真如不二之义。


1954年,在缅甸仰光举行的世界佛教联谊会第三届会议上,正式通过这面旗帜为佛教的教旗。1980年,将佛教教旗的标准、解释和使用方法载入僧伽组织基本规条第十章内。


1.蓝光由佛陀的毛发放射,代表对诸众生怀有同体大悲的精神。


2.黄光由佛陀的皮肤放射,代表远离二边、带来平衡和解脱的中道。


3.红光由佛陀的肌肉放射,代表依佛法修行而带来的加持力。


4.白光由佛陀的骨齿放射,代表佛法的清净和它所带来的解脱。


5.橙光(缅甸佛教则为浅粉红) 由佛陀的掌、踵和唇放射,代表不可动摇的佛法。


6.五色光合成第六色(非肉眼所能见) 代表佛法为普遍的真理。


这面教旗清晰的传达出这样的意义:不论种族、国籍、地域或肤色,所有众生,佛性平等,均可成佛。


佛教教旗是佛教的象征,是智慧、平等、慈悲、和平的象征。寺院中的一面旗,就有这样的非凡来历,这也告诉我们在寺院参观游览时,也应时刻保持恭敬心。

Alternat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