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常识

佛教常识丨当禅与茶发生碰撞:喝茶也是一种修行

来源:通泽寺

2024-08-03

什么是禅茶?


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禅茶的由来


西汉公元前52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亦佛亦茶,首创“佛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禅茶及其文化,发源于寺院。我国僧道,早在魏晋甚至更早,就已经把茶当成有助于修行的常用饮料了。魏晋南北朝时,僧道已有尚茶之风。



《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昭德寺修行,“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


到了唐代,寺院更是盛行饮茶助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


《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提倡学禅饮茶,以致民间争相仿效,成为饮茶风俗。


《五灯会元》更载有禅寺“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宋朝的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的真诀。



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形成了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倡茶风尚。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中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


禅与茶的关系


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唐代茶文化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禅文化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禅文化推动了饮茶之风的流行,而饮茶又有助于更好地参禅。



唐·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坐,容易积食,打坐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



僧人们不止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这方面唐代僧人皎然做出了杰出贡献。


皎然出身于没落世族,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曾作“诗式”五卷,特别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学三位一体来理解的。


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饮茶是为除昏沉睡意,更是为得天地空灵之清爽。第二句就是禅宗的“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所以自己心神清净便是通佛之心了,饮茶为“清我神”,与坐禅的追求是相通的。第三句讲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才是禅宗主旨。


喝茶即修行


茶道精神与禅学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近的。禅和茶之所以被视为"一味",是因为它们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和体现。



意境相通:

禅茶一味是一种意境,它代表着一种生活的艺术,旨在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并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精神融合:

禅茶一味不仅仅是茶与禅的简单结合,更是一种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品味到禅的意境;而在修禅的过程中,又能感受到茶的清香,这种完美的结合让人们在品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禅的智慧,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


苦乐相依:

茶禅一味还体现了佛教中的"苦"谛,即人生如茶,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茶性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品茶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苦中生乐,亦苦亦乐,乃茶禅一味之妙。


心性本净:

禅宗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感悟人生百味,这与禅宗提倡的平常心相契合。



每个人都希望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处清净地,将自己暂时与外界繁杂隔离开来,使身心得以短暂的休憩,通泽茶室便是一个听禅喫茶的地方。


在这里,你能于一斟一品中凝思,于拿起与放下中感悟,从而使自己心灵沉淀,越品越静。虽然品的是茶,其实也是一种淡雅的禅意,一种安然自若的心态。



佛教让人想得开,放得下。禅是追求一种精神世界,讲究的是一个心无杂念。而饮茶时又要注重平心静气的去品味茶,两者一结合就成了心与茶、心与禅的统一。

Alternat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