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常识

到底什么才是佛教的“吃素”?

来源:通泽寺

2024-07-06

如今,素食已被视为佛教的标志,但佛教里所说的吃素和普通人认为的素食有所不同。


素食的来历


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对中国素食影响深远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戒杀不吃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己造作杀业。


汉传佛教吃素食,是从梁武帝开始提倡的。《大般涅槃经》里,佛陀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梁武帝引用《大般涅槃经》中不得食一切肉的经文,又根据载有断肉戒条的《梵网经》等经文,制定了《断酒肉文》,提倡僧伽全面食素,并鼓励在家信众同样行持。

自此,佛教与素食的关系更加密切,食素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佛教的素食


,即为“蔬食”“菜食”。以“素”与“肉”相对,世间所说的吃素大部分指不食肉。

在佛教的观念里面,吃素和不吃肉的概念也不一样。除了肉蛋外,葱、蒜、韭菜、洋葱这些具刺激性的蔬菜也属荤菜的范围,《楞严经》记载,佛家五荤为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

佛教里的吃素指连蒜、韭菜等五荤之类的都不吃,才叫不吃荤。不吃肉只是说不肉食,跟不吃荤不一样。佛教所说的吃素,是既不吃荤又不吃肉


《梵网经直解》记载:“五辛者,即五荤,非五腥也。言五辛者,一大蒜,亦名葫,即葫葱是。二茖葱,即他经云革葱,乃薤菜是。三慈葱,即葱是。四兰葱,即小蒜。五兴渠,即蒠蒺。”佛教严禁吃这些蔬菜是因为食用后口气恶臭,会助长淫欲,与人说话,或者诵经念佛,都是不清净的,不利于修福德。

佛法主张不食肉是因为慈悲心,不忍伤害众生以充己口腹。《梵网经》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除了荤腥、不食肉,佛教素食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即杜绝酒精类饮料。饮酒并非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四种行为本身就是恶行,但酒可乱人心智,使人易触犯前面四条戒律,故佛陀一并制止。饮酒的过失,佛说有三十六种,最大的过失是乱人心智、致人愚痴。



通泽福泽斋


通泽寺中,有一处幽雅的素食馆——福泽斋,因“人心慈悲,福泽将至”而得名。

福泽斋环境古朴清雅,斋宇内浓郁的沉檀香沁入心脾, 耳畔钟声阵阵、梵音缭绕,在佛菩萨的慈光中,享受一片宁静。

用豆制品以及各种蔬菜烧烹的斋菜,鲜香味美,清爽适口,镂目裁云,色彩悦目,一边品尝美味的素食佳肴,一边感受佛教的慈悲精神,顿生无上清凉之感。

不妨来体验一下福泽斋的素食佳肴,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长养一颗慈悲心,导向解脱和觉悟


菜品根据时令和客人口味调整,为保证新鲜,食材都是当天或提前一天采买,若想订餐,须至少提前一天电话预定。

联系人:心漠

电话/微信:

18867611369








Alternat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