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达摩祖师圣诞,回顾其传奇的一生!
来源:通泽寺
2020-11-19
农历十月初五是达摩祖师圣诞。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他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
达摩祖师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至当时的广州。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两人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禅宗初祖
《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原为南天竺人香至王第三子。般若多罗禅师为其传授禅法,取名为菩提达摩,并指明“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震旦,即当时的中华大地。他沿着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了如今的广东境内。
达摩祖师初到中华大地时,对当时的汉地佛教并没有立即引起巨大的影响。然而就像播下一颗种子,日后便一天天茁壮、繁衍起来,这才有了中国禅宗。
与梁武帝
崇佛的梁武帝得知了有这么一位天竺僧人达摩的到来,就遣使持诏将他迎至当时的国都建业。梁武帝不无自得地问道:“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达摩淡淡地回答:“没有功德可言。”
梁武帝被浇了一盆冷水,问道:“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达摩说:“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追问:“那什么是真功德?”达摩答:“真正功德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
梁武帝:“那请问,世上有没有佛的存在呢?” 达摩祖师答:“没有!”梁武帝再问:“坐在我对面的是谁?”达摩答:“不知道。”
几番对答下来,梁武帝难免有些恼怒,显然还不能领悟。两人机缘不契,这场见面不欢而散。
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谈起了与达摩的之番对话。志公大师从旁点拨,“达摩没说错,本来是有功德的,老是挂在嘴上,要人称赞,就是刻意贪求功德,功过相抵,那不就是没有了”。
志公大师又说,“佛本就不是固定的形式,佛就存在心中,既然您还在怀疑有没有佛的存在,心中自是无佛”。这下,梁武帝才有所悔悟。
一苇渡江
达摩走后,梁武帝想派人追回达摩。在江边,达摩见有人赶来,随手便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了江,北上而去了。
另有一版本,传说是神光法师意欲向达摩求法,紧紧追赶而来之时,达摩一苇渡江。
后世许多的文人,都先后根据这个典故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达摩,作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也成为了佛教艺术题材的重要人物。
面壁九年
达摩游历中土之时,曾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在少室山后山的五乳峰上,达摩择洞禅居,经年累月地面壁修行。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从不开口,更不与人往来。人们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都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有人说,达摩的观壁坐禅源于古印度,壁观也可能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也有人说,那是在等待有缘人。
据说,神光法师曾坚守洞外数年。即便在寒冷冬季,达摩观壁多久,他就侍立多久。终于,达摩祖师决定传法于他,后世称为二祖慧可大师。
《续高僧传》中记载,“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一花五叶
达摩祖师学问渊博,既为有部宗匠,又精通大乘两派宗义,三藏五明,无不博通。但是,他传授的禅法却极为朴实简练,由他开始的禅法堪称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
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代代衣钵传承,得遇六祖惠能现世后,禅宗一脉高僧辈出。最终,一花开五叶,形成了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这五大宗派。
据传,达摩祖师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曾有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汉地寺院几乎都是出自这五叶。(图/王正强 卢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