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梵行践两山|上虞区通泽寺举行春日植树活动
来源:上虞通泽寺
2025-03-12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践行佛教“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理念,上虞区通泽寺于3月12日举行植树活动。在法师带领下,两序大众共植福田,同修善业。
《华严经》云:“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佛教以“丛林”喻僧团和合,以树木象征菩提生长。通过植树活动,个体修行与集体生态实现了 “和合共生”。
自 2019 年全国首个《生态寺院建设规范》地方标准诞生以来,浙江省贯彻“两山”理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将 “众生平等” 的佛教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态实践,将佛教 “福田思想” 转化为可感知的绿色生活方式,为宗教中国化提供了独特的 “浙江解法”,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新时代生态寺院建设新道路。
本次植树融合宗教文化与生态理念,种下桃树、桂花树、松针树、红花檵木及草皮若干,既是寺院响应“浙江生态2025行动计划”的实践,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春天的通泽寺,新植的树苗在风中舒展叶片。这些扎根吴越大地的苗木成为跨越时空的福田种子——当年轮镌刻修行岁月,当芬芳漫过观音圣像,一场关于生命、信仰与生态的对话,正在山中持续生长。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愿以此次植树为契,共植心中菩提,同护人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