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预告|广结善缘 欢喜奉粥
来源:上虞通泽寺
2024-12-12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
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
祭祀祖先和神灵
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佛弟子们会于此日施粥
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
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
值此殊胜
通泽寺于1月7日忆念佛陀圣恩
广布福粥
诚邀十方善信
随喜谷米
藉此佛粥成就自身
滋养身心
广结善缘
福慧增长
联系方式
心栋法师:18989501372
寺院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通泽寺
腊八节的由来
据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弃位出家,经过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身体变得极度瘦弱。终于觉悟到:
世间的人们追逐物欲,耽于声色犬马之中,过分享乐,固然无法达到解脱;而一味的执着于苦行,只是使肉体上受苦,也是徒增对于身的执著,也是没有办法证悟的;只有舍弃苦乐二边,才能进趋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
于是,释迦牟尼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选择肥壮的母牛,入河洗浴干净,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
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而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波罗树(又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端坐思惟,发下誓愿:
“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如此趺坐四十八天,时至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显现,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从此,腊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
由于牧牛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相沿至今,此习俗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每年的腊八节这一天,信众都会奉“粥”而来,因为腊八粥是供过佛祖的,非常吉祥,人们不仅会自己食用,也会带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年复一年,寺院的腊八粥也就在民间传播开来了。
农历腊月初八日,恭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愿众生六时吉祥,平安喜乐。